蘭嶼位於臺灣東南方,島上盛產蘭花而改稱蘭嶼,全島面積僅45.74平方公里,環島一周長38.45公里,人口約四千人。
蘭嶼島與台東相距約49海浬,為台東縣東南方海面上的小島,面積46平方公里,舊稱紅頭嶼。
往蘭嶼的飛機不好訂,從台東到蘭嶼有二個選擇,一是搭德安航空,常常一開放訂位就客滿了,因為是小飛機座位僅19個,(其中4個保留給蘭嶼居民),飛行時間約25分鐘;另一是坐船,航行時間2.5小時,不過價錢跟坐飛機差不多。真的是很迷你的飛機,還可以看到駕駛艙,蘭嶼真的很美,但真的很貴,跟出國有得比。
Allen&峮 攝影
allen671111@hotmail.com


蘭嶼拼板舟
雅美人會先上山找好木材,在樹材刻上父親所傳下來的記號,這樣別人就不會佔有它,可以避免衝突的發生。等到新船開工,族人就攜帶斧頭把已經選好的木材砍回,然後一塊塊加以削平接合,在船板接縫中填上木棉,整艘船使用的都是木釘。蘭嶼拼板舟有分為一人舟、兩人舟和十人舟三種,每艘雅美獨木舟結構也大致相同,有龍骨、三層船板、魚艙、木座椅、木釘、彎頭、划槳和舀水具等結構和設備。



地下屋
分為居住的地下屋以及工作的地上屋,門口有一石板區,是長輩才可以靠著休息的地方,會發展出地下屋,居民說與當地海島氣候有很大關係,地下屋冬暖夏涼,能免去海風或颱風來時的侵襲



蘭嶼燈塔
台灣海拔最高的燈塔,看海的極佳地點,附近的紅頭岩、鱷魚岩、坦克岩、五孔洞等都值得前往觀賞。



椰子蟹又叫八卦蟹
是十足目陸寄居蟹科的節肢動物,其體重最高可達六公斤,是現存最大型的陸生節肢動物,善於爬樹,用鰓呼吸,卵生動物,於海水中孵化,屬寄居蟹一種,其力氣大無窮,其外殼堅如椰子殼,能用鉗子弄破椰子的外殼,食椰子果肉,夜間出來覓食的,若手不慎被牠前螯夾住的話,可能會斷指
人類是牠們的天敵.會捉來當桌上菜餚
因產量減少被列為保育類動物,無法再捕捉

蘭嶼角鴞
雌雄叫聲差異明顯,通過叫聲在黑暗的生活中交流。達悟族人稱牠為「To To O」,主要是公鳥會發出嘟嘟嗚的叫聲,母鳥則是發出「ㄧㄠˋ」的叫聲!蘭嶼角鴞體色棕褐,有豎起的耳羽,20公分的嬌小身軀,配上一對「黃黑分明」的大眼睛,模樣十分可愛,不過牠是凶猛的獵食者,捕食昆蟲及壁虎等小動物。
蘭嶼角鴞為夜行性,單獨或成對活動,沒有領域性。築巢於樹洞,由雌鳥負責孵卵,雄鳥攜回食物。繁殖期開始於每年2~3月之配對、探洞,如果前一年的冬天氣候較暖,也可能提早開始。4、5月生蛋,每窩約2~3枚,蛋為白色,圓形,比乒乓球略小;孵卵期約25天,幼雛經30天後就可離巢。自然狀況下,蘭嶼角鴞少有天敵,但牠們在離巢前容易受到蛇的威脅,由於蘭嶼、琉球群島、菲律賓等地每年都會受到颱風的影響,惡劣氣候和大雨後的積水都會威脅幼鳥的生存。
不分晝夜,當蘭嶼角鴞停留在住家附近或鳴叫時,蘭嶼長輩們便預知村莊裡將有人會離世。因此達悟人很忌諱蘭嶼角鴞的到來。所以只要看到蘭嶼角鴞飛近或停棲,一定會想辦法把牠趕走。蘭嶼角鴞之所以被視為不祥的鳥,還有一個原因是牠喜歡停在魔鬼樹(棋盤腳)上,魔鬼樹又生長在墓地附近,因此鬼魂最易附在牠身上到人間作怪。因此在蘭嶼,一般人很忌諱蘭嶼角鴞,以前人很少去談論牠。現在的中年人因為有了信仰,或受到科學資訊的影響,比較不那麼怕蘭嶼角鴞,但老人家依然對傳說深信不移,將蘭嶼角鴞視為一種不吉祥的鳥。










上....忘了名字了
中....蘭嶼縱條天牛
下....七星盾背椿象


用料二顆雞蛋的燒肉蛋餅,配上自製的辣椒醬,無敵!
當地人大推大腸豬血湯,好喝!
蘭嶼特有野生種林投果冰沙,蘭嶼唯一自產自銷芋頭冰沙,三天加一加喝了七杯。連登機前也不放過。



飛魚季為春夏,氣候適合駕舟出海,新鮮的飛魚或飛魚乾也是此一時期的主要食物.












拍攝工具 : 空拍機、單眼相機、手機